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
报名方式 | 在线报名 |
负责老师: | 黄老师 |
联系电话: | 18183702331 |
微信号码: | 18183702331 |
院校类型: | 重点大学 |
院校地址: | 昆明市人民西路 |
|
专业名称 | 学历 | 学制 | 形式 | 科类与考试科目 | 在线咨询 |
药学 | 大专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(文)、外语 | |
护理 | 大专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(文)、外语 | |
医学检验技术 | 大专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(理)、外语 | |
临床医学 | 大专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(理)、外语 | |
口腔医学技术 | 大专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(理)、外语 | |
预防医学 | 大专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(理)、外语 | |
医学影像学 | 大专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(理)、外语 | |
药学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高数 | |
护理学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医学综合 | |
临床医学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医学综合 | |
医学检验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医学综合 | |
预防医学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医学综合 | |
口腔医学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医学综合 | |
康复医学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医学综合 | |
医学影像学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医学综合 | |
公共事业管理 | 本科 | 3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政治、英语、高数 | |
法学 | 高升本 | 5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史地综合 | |
护理学 | 高升本 | 5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史地综合 | |
临床医学 | 高升本 | 5 | 函授 | 入学考试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史地综合 |
昆明医科大学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坐落在四季如春的“健康之城”昆明,其前身为1933年创建的云南大学医学专修科,是中国西南边疆现代医学教育的奠基者。作为云南省医学教育、科研与医疗服务的核心高地,学校以“明德至善 博学精业”为训,构建了覆盖本、硕、博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,形成以临床医学为龙头,药学、预防医学、口腔医学协同发展的学科格局,其中高原心血管病、跨境传染病防治等研究方向独具地域特色。
学校依托云南“植物王国”和25个世居民族的医药智慧,建成民族药资源开发、重大疾病精准诊疗等特色科研平台,其附属医院集群在器官移植、创伤救治等领域保持西南领先地位。作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医学枢纽,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合作,首创中缅跨境医疗合作示范区,培养的六万余名毕业生成为守护边疆健康的主力军。这座红土高原上的医学殿堂,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践行着“健康丝绸之路”的使命。
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所属二级学院,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,主要承担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工作。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昆明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,为我省培养了大批留得住、用得上的技能型医学人才。继续教育学院始终坚持“以质量求生存,以质量求发展”的办学方针,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招收夜大学以来,先后开设了高中起点专科、专科起点升本科,高中起点本科三个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。专业涵盖了临床医学、护理学、口腔医学、预防医学、康复医学、医学检验、医学影像学、药学、卫生事业管理等多个专业学科。
2012年报考我院考生达12999人,实际招生9941人,目前毕业生总人数已近7万人。为满足云南省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就近、就便接受高等教育,提升学历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需要,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1996年开始建立校外教学点,至今已在全省16个州(市)、建立了50余个教学点。 2008年以后,经云南省政府批准,相继成立云南省全科医师培训中心、云南省社区护理培训中心和云南省乡村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中心;经中国红十字会批准,建立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培训基地。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形式、多层次、多规格、多渠道的办学格局。
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是学校医学教育的基石与创新引擎,其历史可追溯至1933年云南大学医学专修科的基础学科组。学院以“厚植根基,融创未来”为理念,构建了涵盖人体解剖学、病理生理学、免疫学等12个教研室的完整教学体系,独创“显微世界探秘”“虚拟数字解剖”等特色课程,将传统医学教育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。依托云南高原特色,学院建成“高原疾病分子机制”省级重点实验室,在低氧适应、跨境病原体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,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0余项,发表SCI论文300余篇。
学院注重学科交叉,首创“医学+X”导师制,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、药学协同攻关,与南亚多国共建热带病联合研究中心。其人体科学馆藏有国内罕见的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标本,成为医学人文教育地标。作为红土高原医学人才的孵化器,学院以扎实的学科底蕴与创新基因,持续为边疆医学事业输送兼具科研能力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。
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肇始于1930年代云南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体系,是西南地区临床医学教育的标杆。学院构建“附属医院集群+区域医疗中心”协同育人网络,辖8所直属附属医院及23个教学基地,首创“三阶递进”临床思维培养模式,将床旁教学贯穿本科至规培全过程,其临床技能中心配备西南首个5G模拟急救教学系统。
依托云南高原地域特色,学院重点发展心血管介入、创伤救治、器官移植三大优势学科,主导制定《高原急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》,肝移植五年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。首创“医防融合”实践模式,在边境县市建立30余个基层卫生服务示范点,将跨境传染病防控纳入临床教学。与剑桥大学、曼谷玛希隆大学等共建“澜湄流域数字医疗联合实验室”,开发AI辅助诊断系统覆盖基层卫生院。
学院坚持“红土情怀”教育,设立全国首个民族医药临床实践基地,培养的4万余名毕业生中,83%扎根边疆基层医疗单位,形成独具特色的“守边医生”培养体系,持续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边疆力量。
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扎根“植物王国”云南,溯源于1956年创建的药学专科,是国内天然药物与民族药研究的先锋阵地。学院以“本草求真,济世创新”为育人理念,构建“药-医-工”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,开设全国首个《民族药资源学》特色课程,并建立“药用植物AI识别”“3D药物分子模拟”等数字化教学平台。依托云南16个世居民族医药智慧,学院建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傣药研发基地,主导完成彝药经典方剂数据库建设,研发的3项傣药新制剂获国家专利并实现产业化。
科研方面,学院聚焦高原特色生物资源,建成“天然药物筛选与合成”省级重点实验室,在抗疟植物青蒿素增效机制、抗HIV天然小分子发现等领域取得突破,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,发表Nature子刊论文12篇。与老挝、缅甸合作建立“澜沧江-湄公河传统药物联合研究中心”,推动民族药国际化。
学院深度服务地方健康产业,开发云南重楼、灯盏花等道地药材种植技术,助力乡村振兴,毕业生中68%投身边疆基层药学服务,成为守护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力军。
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立于1958年,是西南边疆公共卫生领域的智库与人才摇篮。学院立足云南“边疆、民族、山区”三位一体的地域特征,构建“防-治-管”联动的学科体系,重点发展热带病流行病学、职业环境健康、少数民族营养干预等方向。依托“高原环境与健康”省级重点实验室,首创跨境登革热动态预警模型,绘制中缅边境疟疾传播数字地图,建成覆盖全省129个县区的慢性病监测云平台。
学院首创“情境式公共卫生实践”教学模式,开发傣族村落食源性疾病、矿山尘肺病防治等本土化案例库,联合东南亚6国高校成立“澜沧江-湄公河跨境传染病防控联盟”,其边境艾滋病防控项目获世界卫生组织创新实践推荐。近五年主导制定云南地方卫生标准14项,研发的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在乡村振兴中推广超万台。
作为边疆公卫守门人,学院70%以上毕业生扎根基层疾控系统,培养出全国首个独龙族公共卫生硕士团队,培训乡村疾控骨干1.2万人次,构建起“省-县-村”三级公共卫生应急网络,在COVID-19防控中牵头建立南亚东南亚疫情数据共享机制,彰显红土高原上的公卫担当。
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发轫于1983年口腔医学系,是西南边疆口腔健康领域的创新高地。学院立足云南多民族聚居与高原地理特征,构建“精准诊疗+疾病预防”双轮驱动模式,首创“傣族青少年龋病防控”“高原干燥综合征口腔干预”等特色研究方向,建成国内首个少数民族口腔疾病标本库。
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,开发“虚拟仿真实训系统”覆盖种植、正畸等六大临床模块,其口腔医学实验中心配备AI辅助诊断教学平台,学生连续五年获全国口腔技能大赛金奖。科研方面,聚焦云南特有药用资源,研发三七纳米材料牙周修复制剂、普洱茶多酚防龋喷剂等创新产品,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,高原口腔黏膜病研究成果发表于《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》。
学院牵头中老缅跨境口腔健康促进项目,在边境地区建立12个“微笑驿站”基层服务点,培养的毕业生中76%服务边疆基层,主导制定的《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口腔保健指南》被国家卫健委采纳推广。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口腔医学枢纽,正以“技术+人文”双引擎重塑边疆口腔健康生态。
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创立于1984年,是西南边疆司法鉴定与刑事科学技术的核心智库。学院立足云南“边疆多民族、跨境案件多态性”特点,构建“法医病理学+物证技术+毒理分析”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,首创《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与法医鉴定》《跨境毒品毒理检测》等特色课程,开发“案件三维重建虚拟解剖系统”教学平台,填补高原特殊环境损伤鉴定的教学空白。
学院建成国内首个“东南亚跨境法医学联合实验室”,主导完成中老缅越四国常见毒物数据库建设,其毒品快速质谱检测技术应用于湄公河跨境执法。在骨骼DNA个体识别、云南特有植物毒理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,近五年参与公安部重大疑难案件鉴定217例,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,研究成果被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》专题报道。
作为司法公正的“科学守门人”,学院培养的毕业生83%扎根基层公安司法系统,开创独龙族、傈僳族法医人才定向培养计划,主导制定《高原尸体现象判定标准》等地方技术规范,在边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溯源中发挥关键作用,以科技之力守护红土高原的法治边疆。
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简介
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创立于1980年代初期,是西南边疆护理教育与科研的创新策源地。学院立足云南多民族聚居与高原健康需求,首创“民族健康护理”培养模式,构建“临床护理+社区健康+跨境应急”三维课程体系,开发《傣医护理技术》《高原慢性病居家管理》等特色课程,建成“高原创伤救护虚拟仿真系统”等数字化教学平台,学生团队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护理技能大赛特等奖。
科研聚焦边疆健康痛点,建成省级“民族健康护理”重点实验室,在佤族糖尿病社区干预、跨境艾滋病患者延续护理等领域形成突破,研发的“移动式藏区母婴监护系统”获国家专利并在青藏高原推广。学院牵头制定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老年护理规范》,其“茶马古道护理健康站”项目覆盖30个边境村寨,培养的毕业生中79%扎根基层医疗机构,疫情期间主导编制《南亚东南亚方舱医院护理操作指南》。
作为中国-东盟护理人文交流基地,学院与缅甸、老挝共建“澜湄流域跨境护理培训中心”,培养双语护理骨干600余名,以“红棉护理”品牌赋能边疆健康守门人,用科技与温度重塑多民族地区的护理生态。
报考昆明医科大学成人高考大专需要具有高中、中专学历及同等学历或者年满17周岁,外省学员需要报考我校函授,需要在本省有社保,工作证明,或者暂住证等证明。报考本科需要具有专科学历或应届专科毕业生可报考本科各专业。报考医学类专业大专,护理需要护士证和相关证书,报医学类专升本需要提供全日制大专毕业证或者相关证明。报名流程:点击在线报名,进入报名表,填写内容,确定好自己专业,填好姓名,学历,联系方式,地址,身份证号等,检查好后提交。缴费后我们负责老师会邮寄考试书籍及学习资料给每个学员。8月底9月到当地教育局或者成人高考点进行现场确认。参加10月的全国统一成人高考。11月底12月初出考试成绩。交第一年学费,注册学籍。